诺门罕战役的结果是苏军大胜?苏联解体后解密出的档案却并非如此诺门罕战役在国内历来就广受关注,人们对这场战役中苏军和日军的表现也是反复争论。今天我们把视线拉高,不再聚焦于诺门罕战役本身,来看看当时的国际形势。先说日本,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提到战争,首先为人们所关心的应该就是“输与赢”的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因为领土、主权、国家利益等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选择兵戎相见,以战争的方式进行解决。朱可夫封神之战,东京折翼之地,诺门罕一盘没有下完的局
复盘“诺门罕战役”(下篇):关东军彻底失去翻盘的机会前言:虽然人类爱好和平,但战争却是人类永远抛不开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役,但真正能起到决定历史走向意义的战役并不多,诺门罕战役绝对是其中之一。
1939年的7月,诺门罕前线一派夏日炎炎,而参战的日军军官们,却在忍受着冰火两重天的煎熬。冰——自5月底以来,日军在诺门罕两战两败,原本兴致冲冲要教训苏军的关东军精锐,仿佛被浇了一大盆冷水,心情降到了冰点。从苏军战史看诺门罕战役,这场战役的苏日两军表现到底如何?
日军在诺门罕为何惨败?日本军医:日军犯了3个愚蠢错误通常我们都认为,这是一场单方面碾压的战役,但如果翻开一些资料,我们会发现,这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一、被调去蒙古的朱可夫 事实上在战役初期,朱可夫并不在蒙古,他是在1939年6月初从白俄罗斯军区被叫往莫斯科才知道这件事的。
诺门罕战役日军为何不派最精锐部队?背后原因很沉重历史上的诺门罕战役,爆发的真正原因和过程,以及结果。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也就是说小鬼子贼拉能得瑟,欺负完了咱们中国人占领完东北之后打进关内之后还不罢休,还想要妄图跟苏联老毛子碰一碰,这苏联大鼻子可不惯他小日本鬼子的毛病。
诺门罕之战:苏联与日本的草原血战日本发起“诺门罕”战役的真正目的
1939年,在新兴的工业强国苏联和远东霸主日本帝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冲突。这场边境战争被日本称为诺门罕事件,而被苏联官方称为哈勒欣河战役。导言“这是一场陌生的、秘而不宣的战争,在人们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里发泄着愤怒”——《纽约时报·1939年7月20日》诺门罕战役爆发两个月后,《纽约时报》轻蔑、戏谑地评价了这场战役。
乡土历史 —— 影响二战进程的“诺门罕战争”诺门罕战役: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
1939年5月,蒙古国与伪满洲国在这一地区因边界争端,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地图上诺门罕战争的位置后续,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联红军、蒙古国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日军的观测哨。
历史丨诺门罕的蝴蝶效应,苏联借此躲过“灭国之祸”回望诺门罕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