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十万、实为八万的红四方面军最后都去了哪为何苏军损失整个方面军都没事,德军损失一个集团军就失掉主动权
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并称为红军的三大主力,红四方面军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于1931年11月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徐向前为总指挥,起初下辖2个军,兵力4.5万人,因为作为勇敢,批挥得力,部队发展很快,在红军时期歼敌88万人,远超其它两个方面军,为大三主力之最,这样的战果,也充分说明了徐向前的军事才能。苏德战场是欧洲二战的主要战场,苏德两军都在战争中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然而,苏德两军在战争中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基辅战役结束后,尽管苏军损失了整个西南方面军,但苏军仍然能抽调兵力在莫斯科前线防御德军,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红二方面军长征,为何舍弃近路,要绕道去走远路?是主席的主意在红军三大方面军,萧克都当过军级干部,独一无二
红军三大方面军进行长征,谁出发最晚?是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已经到达了陕北,贺龙等人才准备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他们计划出豫西,走陕南,去陕北。这条路,虽然会战斗频繁,也可能很严酷,但是,路途要近使得多,能够尽快抵达陕北。大家都知道,如果能在红军时期做到军级干部,那就是非常了不起了,至少可以授开国上将。
如果能在三大方面军都当过军级干部,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算来算去,也就只有一个人,就是萧克。
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结局,一人自杀,一人被冻死,一人成为元帅红四方面军生死之战,两个人一前一后,救了整个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和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并成红军三大主力。陈昌浩,我党史是大起大落的悲剧人物,1926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并入党,1931年25岁的他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1936年率部渡黄河西征,担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在西征途中遭遇马家军合围,最后弹尽粮决,损失惨重,之后化妆逃乞丐回家乡,本想在家乡重新拉队伍抗日但没能实现,之后回延安,1937年到苏联治病,1951年回国从事翻译工作,1967年自杀去世。红四方面军发源于鄂豫皖根据地,因为蒋介石的多次“围剿”,不得不撤离老家,远赴四川。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一带取得了大发展,兵力增长到十万人之多。
西路军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谁让四方面军渡过黄河的?凭啥?红一方面军,凭啥要多出那么多高级将帅?
这是最关键的,因为没有渡过黄河的话,就不会有西路军。于是在10月6日15时,毛主席致电彭德怀明确指出:“四方面军同意我们意见,以一个军到靖远布置渡河,以一部向甘谷、武山间及庄浪活动,掩护二方面军北移。主力位于通渭、马营、陇西、会宁地区,对付胡、毛及定西敌。”连同部分原国民党军起义将领在内,最终评授有10大元帅、10大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43位少将,总计约1600位将帅。
红四方面军的失败完全是张国焘的独断专行吗?红四方面军初成立时十位高级将领,后来都是什么结局
其实不然,客观上来说,张国焘作为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坚决抵制毛主席的“北上”策略,而是一意孤行,造成红四方面军实力受损,不可否认,张国焘路线确实给红军总体实力造成损失,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当时党中央内部的斗争。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苏区的红四军和红25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召开大会,正式成立了红四方面军。不久,红四方面军又组建了红九军,至此,红四方面军初步组建完成。初组建的红四方面军共有三个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余人,在当时来说,算得上兵强马壮了。
红四方面军南下时有五个军,为何北上组建西路军时,仅有三个军?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改成129师,为何武器装备在3个师垫底?
1935年夏,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汇合了中央红军,此时两大主力红军会师,虽然中央红军因为长征伤亡惨重,但这个时候的红军人数依然达到了十万之众,可谓声势浩大。作者:忘情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下辖115、120、129师,分别由红1、2、4方面军主力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