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生提出偏瘫治疗“中国方案”:给瘫痪的手换“大脑”小陈是上海瑞金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现在香港大学深造。在港生活4年的他表示,港大学术氛围浓郁,他见到的香港人勤劳而又善良,乐于沟通,对于内地的发展和变化也很关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等完成的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基于脑可塑理论新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作为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院士的学生,徐文东创新性地拓展了脑可塑理论,颠覆传统思维定式,避开损伤半球,而着力于开发健康半球的潜能,提出偏瘫治疗中国方案。上海党员医生姐妹花战“疫”一线:会诊病人时偶遇,春节里第一次见面,匆匆问个好
沪上名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邱永明:扼住癌魔的“咽喉”就在会诊前,陆燕燕看到姐姐陆凤凤正战斗在防控一线,顺手给姐姐拍了一张,两姐妹匆匆别过,没留下合影因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很多人已与家人多日未见面;也有人因为奋战在一线,与多日未见的家人偶遇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邱永明【编者按】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九旬仍每天上班,中国小儿心胸外科开山鼻祖获评“最美医生”
上海“被铐医生”已获释:患者家属强行闯入诊室躺地上在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上海一名九旬医生获评中国“最美医生”。花白的头发、强健的身体、慈祥的双眼,每天去医院,每周五坚持出门诊,这就是儿科医生丁文祥的日常。
4月24日,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赵晓菁被警方铐走,现场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网传,赵晓菁在接诊过程中,因患者家属多次插队而拒绝为其诊断,与患者一方发生纠纷。相关视频显示,在警方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也与民警产生了冲突。武汉vlog丨解剖19具遗体的上海医生撤离:武汉在为全世界作贡献
“他很难过”的上海27岁医师其实很爱笑,武汉奋战满月他写下:愿人间皆安3月22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组成的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启程返沪,这是一支由16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多医种医疗队,其中不仅有医生、护士,还包括急救人员和病毒检测、病理检测的人员。从事尸检工作的医生张衡称,他的小组解剖了19具遗体,这些遗体来自于“志愿捐赠遗体者”。
照片拍摄于武汉同济光谷院区,当时,27岁的上海华山医院麻醉医师魏礼群在对一名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时,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上海硬核医生张文宏再喊话:下阶段靠熬靠憋,每个人都要战斗!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派驻党员医生上一线 没有讨价还价据新闻晨报记者荣思嘉报道,2月6日上午10点,经上海专家组评估,上海又有1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患者痊愈出院,患者中最年长的超过70岁,年纪最轻的仅为16岁。而截至目前,在上海共有254名确诊病例,已经有9.8%的患者宣告治愈出院 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张文宏表示,对抗“新冠”的两大秘诀是“熬”和“憋”。生病的两个星期是很难熬的,可能会遭遇多功能的脏器的衰竭,而通过救治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新冠”最有用的“特效药”还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医生做的工作就是帮助病人在最难过的两个礼拜“熬过去”。 而面对整个疾病的控制,是大家在家里、在隔离点好好地“闷”两个礼拜,把病毒“闷走”、“闷死”,如果有病毒的,会在这两个星期显现出来,出现症状了就到医院接受救治。所有人都是在“战斗”,隔离就是“战斗”,所有都能做的话,对于疫情的防控上海还是有信心的。
最美“一跪”!上海医生怀孕6个月,跪地10分钟,紧急抢救病人因无法到医院住院治疗,罹患食管癌的他吞下异物来引起家人和社会关注!医生万荣:这让我很痛心
今日,#医生怀孕六个月跪地救人#登上同城榜热搜收获了网友的一大波点赞意外!万荣教授介绍到,“对于一些慢性消化疾病患者,建议一般选择网上就诊平台来解决日常遇到的医疗问题。万荣教授长期在好大夫平台为患者进行线上义诊,疫情期间,线上咨询人数大幅增加,让万荣教授深切地感受到患者迫切的就诊需求。“有一位罹患食管癌的老人让我深深感受到患者无法就诊的心理压力和对生存
上海医生留港读书第4年:香港人勤劳而又善良从姑息修补到再造心脏!上海医生“双心室拯救计划”成功挑战世界手术巅峰